《鐵軍》
- 特稿
- 老兵親述
- 尋訪新四軍老戰(zhàn)士
- 中國夢·邊防情
- 多彩軍營
- 昔日根據(jù)地 今日新農(nóng)村
- 海洋島嶼與國防
- 感懷新四軍
- 新四軍詩詞品讀
- 崢嶸歲月
- 綿綿思念
- 將帥傳奇
- 史林新葉
- 老兵風采
- 鐵軍精神進校園
- 我與新四軍
- 紅色景點
- 藝苑
- 連載
- 本刊專訪
- 特別閱讀
- 我與鐵軍
- 新四軍故事匯
《鐵軍·紀實》
《鐵軍·國防》
您的位置: 首頁 > 《鐵軍》
十九大黨代表鐘佰均深情講述精準扶貧故事
作者:祝新華 責任編輯:姚云炤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20-05-26 瀏覽次數(shù):8418
為什么一窮二白的西棘蕩能夠摘掉窮帽子走向致富路?憑什么地處蘇北的落后村,能躍升成為“兩聚一高”新實踐的蘇北樣板?又是什么讓鐘佰均能夠成為群眾認同、組織認可的全國勞模、江蘇時代楷模?請聽鐘佰均深情講述自己村的精準扶貧故事。
三過長江
作者:黃朱清 責任編輯:姚云炤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20-05-25 瀏覽次數(shù):8461
常淼是江蘇海安人,1944年的春天,17歲的常淼參加了新四軍。1984年離職休養(yǎng),時任南京軍區(qū)司令部裝備部部長。
劉鄧大軍濃郁的金寨情結
作者:李業(yè)坤 責任編輯:姚云炤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20-05-25 瀏覽次數(shù):8403
2017年是紀念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70周年,也是金寨縣命名70周年。劉鄧大軍在大別山老區(qū),特別是在金寨的動人故事有很多,至今依然廣為傳頌。
精準扶貧 小康路上齊步走
作者:葉余華 責任編輯:姚云炤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20-05-21 瀏覽次數(shù):8397
這是一場解民于困的新時期“黃橋決戰(zhàn)”——3年實現(xiàn)245個經(jīng)濟薄弱村出列、3.06萬低收入人口脫貧。在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路上,這是時間表,也是路線圖,更是任務書。江蘇省泰興市黃橋革命老區(qū)脫貧解困的征途任重道遠。
借書趣事
作者:杜學峰 責任編輯:姚云炤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20-05-18 瀏覽次數(shù):8401
說到借書,首先想到古人的兩句話。一是袁枚的“書非借不能讀也”,一是葉德輝的“老婆不借書不借”。同樣是借書,何以會有如此迥然之態(tài)度,這恐怕還得從借書的歷史談起。
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通過設立“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”動議
作者: 責任編輯:姚云炤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20-05-18 瀏覽次數(shù):8404
“我們成功了!”“我們成功了!”北京時間10月27日凌晨3時(加拿大時間10月26日下午3時),加拿大成為西方第一個設立“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”的國家。今后每年的12月13日,將成為加拿大安大略省的“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日”。
繼承革命文化 助推新的時代
作者:本刊編輯部 責任編輯:姚云炤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20-05-18 瀏覽次數(shù):8424
黨的十九大剛剛閉幕,習近平同志即帶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,專程從北京到上海、浙江嘉興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。由此向全世界昭示,我們黨不忘初心,永不忘本。
國家記憶?新四軍軍歌
作者: 責任編輯:姚云炤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20-05-12 瀏覽次數(shù):8555
1937年抗日戰(zhàn)爭爆發(fā)之后,南方8省14個地區(qū)的紅色游擊隊,改編成為了新四軍,由葉挺、項英領導。但是令大家非常遺憾的是新四軍自成立以來,始終都沒有一首自己的軍歌。就在這個時候,一個人的出現(xiàn)為《新四軍軍歌》的誕生帶來了希望。
鍛造鹽電“鐵軍先鋒”品牌
作者:張運 責任編輯:姚云炤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20-05-12 瀏覽次數(shù):8415
為全面落實從嚴治黨要求,傳承新四軍鐵軍精神,弘揚鹽城紅色文化,國網(wǎng)鹽城供電公司以凝聚人心,提升黨員隊伍素質(zhì)為重點,以打牢黨建基層基礎,突出公司黨建工作亮點為主要內(nèi)容的“鐵軍先鋒”品牌打造活動,正在火熱進行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