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鐵軍》
- 特稿
- 老兵親述
- 尋訪新四軍老戰(zhàn)士
- 中國夢·邊防情
- 多彩軍營
- 昔日根據(jù)地 今日新農(nóng)村
- 海洋島嶼與國防
- 感懷新四軍
- 新四軍詩詞品讀
- 崢嶸歲月
- 綿綿思念
- 將帥傳奇
- 史林新葉
- 老兵風采
- 鐵軍精神進校園
- 我與新四軍
- 紅色景點
- 藝苑
- 連載
- 本刊專訪
- 特別閱讀
- 我與鐵軍
- 新四軍故事匯
《鐵軍·紀實》
《鐵軍·國防》
您的位置: 首頁 > 《鐵軍》
句容白兔鎮(zhèn)走出黨建富民新路子
作者:潘春華 笪倩倩 責任編輯:姚云炤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22-04-25 瀏覽次數(shù):8389
地處茅山革命老區(qū)的江蘇省鎮(zhèn)江市句容白兔鎮(zhèn),近年來發(fā)揮“中國草莓之鄉(xiāng)”優(yōu)勢,通過“書記項目”開展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工作,將黨建工作與草莓特色產(chǎn)業(yè)緊密結合,開啟“領學幫帶、領干幫扶、領路幫富”黨建工作新模式,走出了一條具有“白兔特色”黨建富民的新路子。
黃河故道不老松——走訪革命老人管???/a>
作者:楊紅梅 責任編輯:姚云炤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22-04-22 瀏覽次數(shù):8398
望著這位革命老人,望著他身后的小瓦房以及房后的松林,望著不遠處的黃河故道,我浮想聯(lián)翩。管老,真是一棵黃河故道邊的不老松。
烽火記憶——記抗戰(zhàn)老兵劉公能
作者:于和風 責任編輯:姚云炤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22-04-21 瀏覽次數(shù):8431
在響水鎮(zhèn)南園村,我握住了抗戰(zhàn)老兵劉公能那雙筋骨依然硬朗的手。這雙手握過鋤頭,握過大刀,握過鋼槍,似乎每個關節(jié)都寫有故事。
炮火中書寫榮耀——記新四軍老兵董九高
作者:劉漢民 解從龍 責任編輯:姚云炤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22-04-20 瀏覽次數(shù):8421
寒意漸濃,陰雨連綿,讓人感覺冬的冷意,但我們的心中卻有一種暖暖的感覺,因為今天我們要去響水經(jīng)濟開發(fā)區(qū)金灣居委會完成一項特殊的采訪。
血沃銀港發(fā)春華
作者:王萬佳 責任編輯:姚云炤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22-04-19 瀏覽次數(shù):8417
金秋時節(jié),重回故鄉(xiāng)陳家港,拜謁淮北人民烈士紀念塔。汽車沿響陳路、326省道、沿海高速和新海堤穿行。昔日風云際會的戰(zhàn)場,今日已滄桑巨變,舊貌新顏。驅車環(huán)繞陳家港,映入眼簾的是寬闊的道路,宏偉的建筑,高大的廠房,連綿的碼頭。
副軍長和他的恩師——尋訪原沈陽軍區(qū)第三十九軍副軍長沈穆
作者:黃朱清 責任編輯:姚云炤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22-04-15 瀏覽次數(shù):8575
沈穆,生在蘇北農(nóng)村,上完小學就在建陽縣海南中學讀初中,當時學校配有生活指導員,她叫田林,其實,田林是縣委派出的地下黨到學校開展革命活動的。
心中要裝著讀者——關于本期《鐵軍·故事》編輯中的一點想法
作者:徐良文 責任編輯:姚云炤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22-04-15 瀏覽次數(shù):8410
編完本期《鐵軍·故事》,產(chǎn)生一點聯(lián)想,想與作者和讀者作一交流,以期共同把這一欄目辦好。其實在一本雜志中,編者、作者、讀者是三位一體的,想辦好一個刊物,缺失任何一方,雜志都將成為無本之木。
遲到了三十八年的“烈士證”——記電影《鐵道游擊隊》李正的原型文立正
作者:胡軍英 責任編輯:姚云炤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22-04-14 瀏覽次數(shù):8560
這位傳奇式的抗日英雄,他的原型就是運河支隊第一任政治處主任、第一任副政委,鐵道游擊隊第二任政委——文立正,“李正”是取其名“立正”的諧音。
一雙新襪子
作者:周淑娟 責任編輯:姚云炤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22-04-13 瀏覽次數(shù):8403
多年后,娘去世,嫂子王玉軒把襪子接過來,保存起那和著鮮血的苦痛記憶。如今,這雙襪子靜靜地躺在運河支隊抗日紀念館里,無聲,勝有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