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鐵軍》
- 特稿
- 老兵親述
- 尋訪新四軍老戰(zhàn)士
- 中國夢·邊防情
- 多彩軍營
- 昔日根據(jù)地 今日新農(nóng)村
- 海洋島嶼與國防
- 感懷新四軍
- 新四軍詩詞品讀
- 崢嶸歲月
- 綿綿思念
- 將帥傳奇
- 史林新葉
- 老兵風采
- 鐵軍精神進校園
- 我與新四軍
- 紅色景點
- 藝苑
- 連載
- 本刊專訪
- 特別閱讀
- 我與鐵軍
- 新四軍故事匯
《鐵軍·紀實》
《鐵軍·國防》
聽“三老”講述春天的故事
作者:王乃頂 郭新順 顏章才 責任編輯:黨亞惠 來源:鐵軍 日期:2015-04-08 瀏覽次數(shù):8405
踏著三月和煦的春光,筆者走進江蘇省阜寧縣老復員軍人、老傷殘軍人、老軍烈屬的家中。聽他們講述人武部一個個情注“三老”、心系“三老”的動人故事,每一個故事都是一首溫暖的歌,像春風一樣輕拂著“三老”的心田。
我心深處的向明伯伯
作者:錢季明 責任編輯:姚云炤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15-03-26 瀏覽次數(shù):8405
向明伯伯是我父親季方的第一任政委,是我母親錢訥仁的入黨介紹人,私下里他常隨我母親稱我父親為“大哥”,而我父母按家鄉(xiāng)的習慣讓我叫他“伯伯”,他則自稱“你的叔叔向明”。
一位永不止步的老紅軍 ——記鄭子雄同志的奉獻精神
作者:王高步 責任編輯:王月紅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15-02-05 瀏覽次數(shù):8423
蘇北抗日民主根據(jù)地黨的建設
作者:韋澤洋 責任編輯:姚云炤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15-01-13 瀏覽次數(shù):8463
蘇北抗日民主根據(jù)地包括淮海、鹽阜兩個地區(qū),淮海專員公署于1940年9月成立,鹽阜行政公署于1941年9月成立。為加強對蘇北地區(qū)工作的領導,1941年春,經(jīng)中共中央批準,原鹽阜地委改為鹽阜區(qū)黨委,原蘇皖區(qū)黨委改為淮海區(qū)黨委,并成立了統(tǒng)一領導蘇北各項工作的蘇皖黨政軍委員會。
發(fā)展紅色旅游 傳承革命精神——樂清市嶺底鄉(xiāng)重視革命教育基地建設
作者:方圣忠 責任編輯:姚云炤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14-12-24 瀏覽次數(shù):8439
革命老區(qū)嶺底鄉(xiāng)地處浙江省樂清市中西部。全鄉(xiāng)65.5平方公里,轄19個行政村、63個自然村,4176戶,現(xiàn)有人口1.9萬余人。
盧勝中將下連當兵
作者:鐘斌 責任編輯:黨亞惠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14-11-07 瀏覽次數(shù):8418
1958年9月,中央軍委和總政治部決定,高級領導干部每年要下連當兵一個月,重溫士兵生活,做到同吃、同住、同操練、同勞動,踐行官兵一致的光榮傳統(tǒng)。
一位司法戰(zhàn)線的新四軍老兵
作者:韓向榮 責任編輯:魏冉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14-10-30 瀏覽次數(shù):8414
紅色根據(jù)地浪漫曲
作者:施立群 責任編輯:黨亞惠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14-10-11 瀏覽次數(shù):8391
我的父親和母親都是新四軍。戰(zhàn)爭年代,部隊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,他們結(jié)婚那天,沒有張燈結(jié)彩,沒有花團錦簇,但在他倆心中,那就是最隆重最難忘的婚禮。
莫道桑榆晚 為霞尚滿天——記中共常州市委武進區(qū)委黨校離休干部馮悅?cè)?/a>
作者:施安銀 責任編輯:姚云炤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14-10-08 瀏覽次數(shù):8397
一直打算寫篇介紹中共常州市武進區(qū)委黨校離休干部馮悅?cè)和镜奈恼?,卻一直沒有動筆。
抗日英雄薛映華
作者:尹榮華 責任編輯:黨亞惠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14-09-28 瀏覽次數(shù):8407
在湖北省隨州市柳林鎮(zhèn)附近的白兆山上,有一座墓碑,上面刻有“新四軍抗日陣亡烈士薛映華”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,那鮮血染紅的英名不僅鐫刻在碑石上,更銘刻在人民群眾心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