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鐵軍》
- 特稿
- 老兵親述
- 尋訪新四軍老戰(zhàn)士
- 中國夢·邊防情
- 多彩軍營
- 昔日根據(jù)地 今日新農(nóng)村
- 海洋島嶼與國防
- 感懷新四軍
- 新四軍詩詞品讀
- 崢嶸歲月
- 綿綿思念
- 將帥傳奇
- 史林新葉
- 老兵風采
- 鐵軍精神進校園
- 我與新四軍
- 紅色景點
- 藝苑
- 連載
- 本刊專訪
- 特別閱讀
- 我與鐵軍
- 新四軍故事匯
《鐵軍·紀實》
《鐵軍·國防》
您的位置: 首頁 > 《鐵軍》 > 特稿 >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采訪實錄
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采訪實錄
作者:黨亞惠 魏冉 責任編輯:趙雨希 來源:《鐵軍》 日期:2016-03-22 瀏覽次數(shù):8403
一位老年志愿者
我是一名志愿者,今年84歲,南京人。1937年12月,日軍攻陷南京城之前,我就逃到南京郊區(qū)的江寧龍都鎮(zhèn),躲過了一劫。當時我才六七歲。南京大屠殺以后,日軍統(tǒng)治南京,直到抗戰(zhàn)勝利,我當了八年的亡國奴,心里很不好受。現(xiàn)在生活幸福了,我能幸存下來,特別想為死難的同胞做點事情。我是2004年開館后的第一批志愿者。志愿服務(wù)工作已有10個年頭,一周來一次,服務(wù)一天,主要是維護秩序,制止一些不文明行為,宣傳精神文明。臨近公祭日,來參觀的游客更多。其實南京公祭活動每年都有,這次設(shè)立國家規(guī)模的公祭日意義深遠,讓更多年輕人能受到愛國主義教育。
北京一家人
我們一家老小五口人一起從北京來的,因為正趕上APEC會議,北京事業(yè)單位放假。這次來南京,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必定要來的。這是我們第一次來,參觀完后內(nèi)心感覺很沉痛、很壓抑,畢竟這段歷史刻骨銘心。孩子還小,才上小學二年級,她對這方面還不是太懂,給她的感覺就是害怕。通過參觀,給孩子補充這方面教育,同時對我們大人來講也是一次受教育。現(xiàn)在中日關(guān)系緊張,日本政府不承認侵略歷史。我有接觸過一些日本朋友,日本國民中間還是承認這段歷史的,但是由于日本政府回避或是歪曲侵略歷史,不實的宣傳報道和輿論導向,導致日本國民對這段歷史不了解,對中國的認識存在偏見。
我來自德國,在清華大學學習經(jīng)濟學,今年20歲,這是我的同伴。這是我們第一次來南京,來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??吹竭@些慘痛的歷史,我感到很悲傷,令我震驚。之前對南京大屠殺了解很少,這次有機會來南京游覽,覺得一定要來這里看看。南京是一個非常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,我想來這里感受中國的文化,了解中國的歷史和中國人曾遭受的苦難。這次經(jīng)歷很特別,我希望人類都能夠和平共處,不要有戰(zhàn)爭。
我們來自東北,這是我們第一次參觀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,以前對南京大屠殺的了解停留在中學教科書、電影里,這次來到這里,真切感受到這場災(zāi)難的血腥和悲痛。紀念館史料內(nèi)容豐富,包括幸存者的自述,日軍的證言和日記,還有很多現(xiàn)場復原的場景,讓人身臨其境。尤為讓我感動的是冥思廳和高大的檔案墻,看后令我很難過。我們年輕人很有必要來紀念館參觀,更深刻、更全面地了解這段歷史,勿忘國恥,珍愛和平,發(fā)奮圖強,振興中華。
2014年11月11日于南京
日軍的殘酷暴行令人慘不忍睹,必須嚴肅認識到,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了難以忍受的痛苦。
——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
歷史決不能再重演,日中兩國人民應(yīng)攜起手來,共同為亞洲和平而努力。二十一世紀是和平的世紀。
——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樹
以史為鑒,面向未來。——日本前首相菅直人
過去,我們的先輩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罪行是嚴重的。我們要把歷史的真相告訴下一代,從中吸取教訓,推動日中友好世世代代發(fā)展下去。前事不忘,后事之師。
——日本社會黨前副委員長澀澤利久
1941年我在山東參與了“三光政策”。戰(zhàn)后,被關(guān)押在撫順戰(zhàn)犯管理所6年,經(jīng)解放軍教導,使我獲得了新生,把我從鬼變成人。我衷心感謝中國的政策,給了我第二次生命。遺憾的是目前日本有人歪曲過去這段歷史,現(xiàn)在我的任務(wù),就是要讓日本青年人了解這段歷史,認識這段歷史。誓死維護世界和平,日中兩國不再戰(zhàn)。
——日本“反侵略友好訪華團”顧問塚越正男